庆祝2022年元旦专刊(原创新篆五十一期)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刊)

2025-07-27

1945年9月3日,当胜利的曙光穿透东方地平线,中国人民以十四载不屈不挠的浴血抗争,最终铸就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场气壮山河的民族解放战争,不仅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野心,更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谱写了辉煌的东方篇章。从卢沟桥畔的第一声枪响到芷江受降的历史性时刻,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以3500万军民伤亡的惨痛代价,捍卫了民族的尊严与国家的独立。正如奔腾的黄河咆哮着民族的不屈,巍峨的泰山见证着民族的脊梁,这场胜利既是军事上的凯旋,更是民族精神的涅槃重生。自此,每年的9月3日被铭刻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如同永不褪色的历史丰碑,提醒着后人珍视和平的来之不易。在这个庄严的日子里,从庄严的天安门广场到偏远的乡村小学,从白发苍苍的抗战老兵到朝气蓬勃的少年学子,全体中华儿女都以最崇高的敬意缅怀先烈,传承这份用鲜血浇灌的爱国情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这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将永远激励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原创新篆作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

规格:130cm x 55cm

该作品以 “新篆” 书就《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篆体筋骨与多元笔意交融。古朴线条里,藏着抗战烽火记忆,笔画顿挫似先烈呐喊。“铭记” 沉凝如磐石,载同胞血泪;“缅怀” 婉转系精神纽带。“珍视和平” 温润若白鸽,“开创未来” 笔势昂扬。墨色浓淡间,是八十年风雨淬炼,这十六字是对历史的致敬、对未来的承诺,让墨香化誓言,提醒后人:硝烟虽远,精神永存,和平不易,当自强奋进。

原创新篆作品——毛泽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规格:130cm x 55cm

以 “新篆” 笔法书写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将毛泽东的铿锵力量与书法艺术的刚柔之美熔铸一体。篆体的古拙筋骨间,透着不容侵犯的凛然正气,甲骨般的笔意似历史烽烟中淬炼的钢刀,每一笔起承转合都带着穿越时空的坚定立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八字结体宽博温润,线条如古玉般沉静内敛,藏锋敛锷中透着大国处世的从容与克制,恰似硝烟散尽后对和平的珍视;“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八字则笔锋陡转,线条骤然劲挺如剑,转折处棱角分明,墨色沉凝如铁,将捍卫主权的决绝与无畏注入笔端,仿佛能听见历史深处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的呐喊。墨色的浓淡对比间,藏着民族精神的辩证底色 —— 淡墨处是海纳百川的包容,焦墨处是寸土不让的坚守。这十二字不仅是书法艺术的创新表达,更是一个民族从苦难中汲取的生存智慧,笔锋划过宣纸的轨迹,恰似先辈用热血与风骨刻下的精神界碑,提醒着每一个人:温和不等于懦弱,坚守方得安宁。

原创新篆作品——毛泽东《七律·长征》

规格:120cm x 55cm

原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以独特的 “新篆” 书体书写《七律・长征》,将篆书古朴之美与毛主席诗词的磅礴气势巧妙融合。通过篆书圆润流畅的线条,体现红军长征途中那百折不挠的意志,虽历经千回百转却始终坚定向前 ,将红军战士面对漫漫长征路的无畏气魄尽显其中 ,仿佛能看到他们迈着坚定的步伐,无畏艰难险阻。这幅作品,是对长征精神的艺术诠释,也是对毛主席诗词的深情致敬,同时也激励着后人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原创新篆作品——毛泽东《菩萨蛮》

规格:136cm x 68cm

原文: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刘梅校老师以新篆演绎毛泽东《菩萨蛮》,篆体线条如铁画银钩,刚劲中藏诗意。字形错落,似重现 “赤橙黄绿青蓝紫” 的绚烂,又借古朴笔锋,传递 “当年鏖战急” 的豪迈。墨韵浓淡间,将革命浪漫与历史厚重相融,让经典在新篆风骨里,重绽铿锵力量,一笔一划,皆是对伟人诗词与篆艺传承的双重致敬 。